當大家還在懷疑,6吋以上的「大手機」是否能被市場接受的同時,在7月份Sony在迅雷不 及掩耳的情況下,發表了號稱目前市場上「最大的FullHD手機」-SONY Xperia Z Ultra ,達6.44吋的螢幕,儼然就是一台小平板,但相較於7吋可通話的平板電腦來說,Xperia Z Ultra還是擁有不少優勢:單手可以穩穩握持、相較之下更輕更薄的體積、FullHD的螢 幕,以及Sony高品質的產品設計水準。 在7月下旬親身觸摸到了實機之後,阿祥不得不承認,Xperia Z Ultra讓我覺得有些「目 炫神迷」,雖然對於它的體積與攜帶便利性還是有一些質疑,但更開闊的視野、輕薄到不 至於讓人覺得笨重的體積,都是阿祥認為值得購入的原因之一。在購入Xperia Z Ultra大 約三四天後,接下來阿祥就和大家分享一下,Xperia Z Ultra的產品開箱照,以及我的幾 個個人心得! 圖文好讀版: http://goo.gl/2qpmKw 開箱照 xzu002 圖:Xperia Z Ultra的外盒正反面,盒子的大小並沒有想像這麼大。 xzu003 圖:雖然阿祥沒有預購,但還是透過南部的通路商買到了預購版本的Xperia Z Ultra,預 購禮就直接包裝在產品盒內,不需要登錄與等待,感覺誠意十足! xzu004 圖:打開盒蓋,上層是手機,下層是產品的相關說明書與配件。 xzu005 圖:將盒內所有的東西全都出來-由左至右分別為原廠專用皮套、手機、說明書、USB傳 輸線與充電器與磁扣充電底座。 xzu006 圖:在盒內還很貼心的附上了專為iOS使用者所撰寫的轉換資料說明,這些小細節讓人覺 得非常用心。 xzu007 圖:Xperia Z Ultra本身具防水能力,但在特殊狀況之下是會影響防水效果的,這張小卡 就詳細說明了相關知識。 xzu008 圖:原廠的USB傳輸線與充電器。 xzu009 圖:原廠的耳塞式耳機與備用耳塞。 xzu013 圖:手機本體正面與背面,與阿祥的手相比,看得出Xperia Z Ultra驚人的大小。在機身 背面的保護膜上頭,也有各個部位的詳細說明。 xzu014 圖:產品正面的上側是聽筒,下側是麥克風,不過聽筒的位置有點太靠機身上緣,在聽電 話時很容易對不準,雖然是為了美觀而如此設計,但在使用上確實讓人覺得有些不便。 xzu015 圖:純白的機背非常漂亮,尤其是Sony與Xperia的LOGO配色非常典雅,另外位於機背左上 角的800萬畫素鏡頭,尺寸非常小,同時也沒有閃光燈。 xzu016 圖:機身上側(圖上)有一具抗噪麥克風,機身下側(圖下)則是揚聲器與吊飾孔。 xzu017 圖:機身右側(圖上)佈滿了大部份的按鈕,包括機身正中央的電源鈕與一旁的音量調整 鈕,以及一個標準的耳機孔。在機身左側(圖下)則有一個和底座相連結的磁扣。 xzu018 圖:機身右側的Micro Sim卡與Micro SD卡槽,外頭有保護蓋。 xzu019 圖:位於機身左上側的保護蓋,打開是MicroUSB連接埠,不過這樣保護蓋的設計非常糟, 開合幾次就有點鬆掉了,到後來我都不想打開這個蓋子,直接改用磁扣底座來充電。 xzu020 圖:機身底側的吊飾孔,是日系手機才有的設計。 xzu021 圖:磁扣連接處特寫。 xzu022 圖:開機後的Xperia Z Ultra,拿在手上的樣子,還是一樣驚人。 尺寸比一比with Note II & Note 8.0 xzu023 圖:和Xperia Z Ultra放在一起的Note II,看起來可愛得就像個孩子…… xzu024 圖:Xperia Z Ultra拿在手上的示意,單手使用時,大姆指只能碰觸到螢幕中央一半的位 置,因此在操作時不太適合單手使用。 xzu025 圖:反觀Note II,雖然給人的印象很大,但在單手使用時,還是能觸及50%左右的螢幕範 圍。 xzu026 圖:GALAXY Note 8.0勉強可以單手握持,但完全無法單手操作。 預購禮皮套與磁吸扣充電座 xzu027 圖:預購禮之一的原廠薄型書本皮套,質感相當不錯。 xzu028 圖:皮套內層是絨布材質,不傷機身。 xzu029 圖:Xperia Z Ultra安裝在皮套上的樣子。 xzu030 圖:皮套在開孔處相當準。 xzu031 圖:原廠的書本皮套還能以「立架」的方式使用。 xzu032 圖:將Xperia Z Ultra架起來側面的樣子,用來看影片非常方便! xzu033 圖:原廠的磁扣底座,除了原本尺寸的底座槽,還有附另一個較大的底座槽可以替換,讓 我們在使用皮套時也能順利充電。 xzu034 圖:將Xperia Z Ultra置放在磁扣底座的樣子,遠遠看還以為是一台電視咧! xzu035 圖:Xperia Z Ultra置放在底座上的側面照。 5吋至8吋大小比一比 xzu036 圖:由左至右為8吋的Note 8.0、6.44吋的Xperia Z Ultra、5.5吋的Note II與5吋的S4。 xzu037 圖:由下至上為8吋的Note 8.0、6.44吋的Xperia Z Ultra、5.5吋的Note II與5吋的S4。 xzu038 圖:由下而上分別為8吋的Note 8.0、6.44吋的Xperia Z Ultra、5.5吋的Note II與5吋的 S4,右側(圖上)與上側(圖下)的比較。 系統UI & 功能重點解析 xzu039 圖:Xperia Z Ultra發揮了6.44吋大螢幕與FullHD的優勢,在界面上看起來非常精緻,下 方的快捷列可以放六個捷徑圖示。 xzu040 圖:Xperia Z Ultra的預設程式,一頁可放多達30個的App圖示。 xzu041 圖:按下「多工鈕」可以查看目前執行中的程式清單,下方也有額外的快捷功能,我們可 以將常用的程式置放在這裡,也包括了一些特殊功能,包括「Active Clip」的擷圖界面 ,可以讓我們截下不含虛擬功能列的全螢幕圖片。 xzu042 圖:Xperia Z Ultra的出廠系統資訊,在內建的16GB空間中,可用空間達11.72GB。 xzu043 圖:在電量消耗方面,以一般偏頻繁使用上,電量從100%至15%大約在8小時左右,甚至只 是純待機10小時左右就耗費了45%的電量,算起來並不省電,不過若是開啟了Sony內建的 STAMINA模式,就能在待機黑螢幕的情況下,自動關閉Wifi與行動網路來達到省電的目的 ,不過這樣一來我們也就無法即時接收到即時通訊的訊息了,應該只適合在睡覺時使用吧 ? xzu044 圖:Quadrant Standard下的系統資訊與跑分成績,約可跑出17600左右的成績,可說是非 常之好。 xzu045 圖:在安兔兔評測中的系統資訊與跑分成績,可達到突破30000分的能力,應該也是目前 四核心手機中最為強大的。 小結: 老實說,在初次看到Xperia Z Ultra時,就如同當年第一次看到GALAXY Note一樣讓人驚 艷到不行,在使用過Note與Note II之後,阿祥應該是最能體會大螢幕所帶來便利性與高 娛樂性的使用者,在使用了大螢幕手機後,也讓人有「回不去」的感覺,當然,大尺寸手 機在使用上需要付出的代價不少,包括攜帶時所帶來的些許不便、沒辦法自在的單手使用 手機…等。當然,在不方便的背後,我們換到的是視覺上的絕佳體驗,更重要的是,這些 體驗過去可能只在平板上發生,不過現在在大手機上我們也能享受到了,這也是手機與平 板界面被打破之後才有的好處。 或許很多人會懷疑,Xperia Z Ultra已大到6.44吋了,還能被稱作手機嗎?不過在實際使 用後,阿祥可以老實告訴大家,在使用Xperia Z Ultra時,你還是會將它視為手機多於平 板,不過或許這個尺寸再大個0.2到0.3吋之後,就會讓人有完全不同的感覺吧?在比例上 ,Xperia Z Ultra的視覺體驗與手感達到了相當平衡的水準。 當然,雖然大手機對阿祥來說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產品,不過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接受 大手機,在決定選擇大手機之前,建議大家走訪一下門市,實際體驗一下實機會比較保險 。尤其對於Xperia Z Ultra這種巨無霸而言,更是需要好好體驗一番才能下定論! 產品優缺點 優點: .亮眼的產品外型。 .6.44吋的Full HD螢幕,搭載了Sony Bravia電視的TRILUMINOS Display for mobile 原 色顯示技術,可達廣色域水準。 .相對螢幕尺寸更輕薄的體積,接近平板的瀏覽效能,但又具備手機等級的尺寸。 .時下最為強大的硬體效能,包括高通Snapdragon 800 2.2GHz 四核心處理器,以及達 2GB的記憶體。 .支援鉛筆與一般導電筆直接在螢幕上書寫,增加了應用的層面。 .3000 mAh的電池。 .IP58 (防水) & IP55(防塵)能力,生活使用更有保障。 缺點: .單手使用不便。 .攜帶時仍需考量置放空間。 .相機成像品質一般。 .鉛筆實際書寫與一般電容量差不多,精準度有限。 .重度使用時非常耗電,但無法更換電池,只能選擇使用行動電源。 .手持講電話時間太長會手痠。 圖文好讀版: http://goo.gl/2qpmKw -- 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 ◆ From: 123.192.224.62
推KeyFSN:推!08/05 22:03
推ctx705f:邊緣那是淡金色嗎.....好漂亮08/05 22:12
推gitaboy:有點心動08/05 22:16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 Five Filters recommends: 'You Say What You Like,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' - http://www.medialens.org/index.php/alerts/alert-archive/alerts-2013/731-you-say-what-you-like-because-they-like-what-you-say.html
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.com.